陕西北方工程技术学校 | “勿忘国耻,铭记历史”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

发布者:发布时间:2024-09-18浏览次数:1039

1931年9月18日,“九一八”事变爆发。日本悍然发动侵华战争,14年间,大片国土沦陷,3500万同胞伤亡。鲜血与抗争写就的历史警示国人:落后就要挨打,发展才能强大。

为纪念“九一八”事变,我校于9月18日开展“勿忘国耻,铭记历史”为主题的班会活动,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。


主题班会

班会课上,老师们通过图片、视频等多种形式,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“九一八”事变的经过和历史意义。教导同学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,生活在和平年代,也应居安思危,勿忘国耻。少年强则国强,国强则当今少年应更强,历史不能遗忘,吾辈更当自强。

同学们纷纷表示,要铭记历史,勿忘国耻,珍爱和平,发奋图强,努力学习,力争成为祖国繁荣富强的栋梁之材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“中国梦”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
九一八事变 历史背景

一战后,日本在华扩张受到了英美列强的遏制,中国的北伐战争使日本在华利益受到削弱,促使日本政府调整对华政策,加快吞并中国东北地区的步伐;20世纪30年代初,世界性经济危机发生,日本经济遭受沉重打击,陷入极端困境,并导致政治危机,在内外交困情况下,日本法西斯势力决意冲破华盛顿体系对日本的束缚,趁英美忙于应付危机,蒋介石大规模“剿共”之际,夺取东北,以摆脱困境,并图谋争霸世界。

九一八事变 历史意义

“九一八”事变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发生在中国东北的震惊中外的重大事件,它不仅是日本帝国主义妄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始,也是法西斯国家在世界上点燃的第一把侵略战火,它的爆发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序幕的揭开,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。

毛泽东指出:“自从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中国以后,中国又变成了一个殖民地、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社会。”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所不断发生的变化,一直持续到1945年9月日本战败投降,中日民族这个主要矛盾才得以解决。

九一八事变及时向全国人民敲起警钟,“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!”越来越成为华夏儿女的共识。在民族危机感逐步加深的过程中,民族责任感也迅速提高,并付诸实践;许多爱国知识分子积极发表政见和主张,呼吁全国人民“彻底明了国难的真相!”“人人应视为与己有切肤之痛,以决死的精神,团结起来作积极的挣扎与苦斗”,广大民众和各界人士以各种形式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。

国共两党是当时中国的两大政党,九一八事变后,随着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,民族团结也日益增强,两党的民族使命感迅速增强,有力的促进了两党的再次合作,从东北地区到西北地区,最后发展到全中国,终于开创了团结御侮,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的新局面,实现了民族大团结。


通过本次开展“勿忘国耻,铭记历史”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, 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“九一八事变”历史的理解,更激发了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责任感。让我们携手共进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!


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