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春期的中学生 孩子的成长之路是风雨交加的,事实上,心理问题在青春期并不比生命周期的其他阶段更普遍。青春期出现情绪是正常的,叛逆是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必要部分。
孩子是世界的希望、祖国的花朵、家庭的粘合剂。孩子的培养是大多数家庭首要大事,中学生在未成年之前心理不够成熟。家长需要对其多加爱护,让他健康成长,所以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尤其重要!
中学生的主要心理表现
一、害羞心理
害羞心理往往是讨好型人格衍生出的一种应激表现。它来源于学生的不安全感,来源于孩子从小被一直寄以高期待的压迫感,来源于孩子内心深处的无助感。害羞是从童年里的种种因素日积月累而成,几乎成为了刻进我们骨子里的一种本能。
有些中学生在与伙伴的交往时,过多地约束自己的言行,表情羞涩,神情不自然,往往不敢充分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,尤其是女学生,受到传统习俗和家庭管束的影响,这种表现尤为突出。
改善方法
作为家长和老师,我们应该多和这类学生沟通交流,让他们学会自信,善于表达自己、与人交流。自己的话首先是放松训练,可以想象自己处于不同的社交环境中,同时以较慢的速率讲话,深呼吸保持镇静。另外,还可以逐渐扩大的自己的社交范围。
二、孤僻心理
孤僻心理是因缺乏与人的交流而产生的孤单、寂寞的情绪体验。孤僻的人一般为内向型性格,主要表现在不愿与他人接触、待人冷漠,对周围的人常有厌烦、鄙视或戒备心理,猜疑心较强,容易神经过敏,办事喜欢独来独往,但也免不了为孤独、寂寞和空虚所困扰。心理上的孤僻并不等于一个人独处。孤僻的人不管是置身于人群,还是独居一室,都同样的孤僻和冷漠。
孤僻会使人产生挫折感、狂躁感,令人心灰意冷,严重的还会厌世轻生。
改善方法
以开放的心态主动与人交往,吸纳别人的长处,享受、体会人际交往的情意和欢乐。多与别人交流思想、沟通感情,享受朋友间的友谊与温暖,正确认识孤僻的危害。敞开闭锁的心扉,摆脱孤僻烦扰,要敢于与别人交往,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。
三、自傲心理
自傲也就是自负心理的表现,会自以为是,唯我独尊,认为自己做什么都对,哪方面都好,乐意接受别人的奉承,赞美,喜欢与人竞争,自负心理的人做错了什么事情也很难接受他人对自己的批评,总是会百般的为自己寻找借口,以免自己的自尊心受到冲击。
改善方法
其实有这种心态是非常好的,至少我们很有自信,但是切记不要自满。为了克服这种自傲的情绪,我们可以用一件事情来证明与别人的距离,比如可以和一个更优秀的人做一件相同的事。如果失败了我们就可以更好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,要看到自己优点的同时也可以接受自己的缺点,这样才可以改善我们的心理。
四、自卑心理
自卑心理最重要的就是自我评价出现的问题,最重要的表现就是自我评价比较低,觉得自己很卑微,甚至觉得自己有很多的缺陷,跟别人对比之后觉得自己一事无成,没有任何优点,总觉得比不上别人。所以这个时候就会出现自责的问题,自觉拖累了家人,严重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价值或没有任何意义,甚至会觉得活着没意思甚至自杀的念头。
改善方法
1、做好每一件事情
把心思别放在做事情上, 事情做出了成效,自卑的心理自然得到缓解。
2、和他人相互鼓励
和关系好的人相互鼓励、进步, 自卑心理也能得到很大的缓解。
3、多参与集体活动
参加集体活动, 和同学多多沟通交流。
4、自我鼓励法
给自己制定一个每天都必须做的动作, 比如,读羊皮卷,喊口号等等, 也可以改善自己的自卑心理。
五、嫉妒心理
1、冷嘲热讽、看不得别人好,其目的就在于贬低、抹黑被攻击者的形象,发泄自己的情绪,并企图以此来让幸运的天平向自己倾斜。
2、冷淡、远离甚至离间被嫉妒者,目的是孤立别人,已达到自己平衡的目的。
3、暴力打击、有些嫉妒心特别强而忍耐性又特别差的人 ,会把自己的嫉妒不满直接表达出来,并做出极端行为。
改善方法
1、多和自己比较
更正确激励我们前进的方式是和自己比较。 真正的优秀是自己给自己的, 和别人比,只会让自己很容易产生嫉妒心理。
2、让自己拥有恰当的自信
自信是一种品质,是拥有健全完善的人格心理的表现。 但凡事需要恰当合理, 只有我们拥有恰当的自信时, 才不会自负和自卑,对人也会不卑不亢。 自负和自卑,会很容易嫉妒。 要想消除嫉妒,就要学会自信。
六、恐惧心理
恐惧对于人类来说仿佛是天生的弱点。因为对自己不抱信心,不敢相信自己有战胜恐惧的希望,从而让对未知事物的恐惧这种本能,逐渐变成了严重的问题。恐惧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,它在造成了个人的痛苦与焦虑的同时,还使人们失去了许多的成功希望, 心理恐惧症最常见的有社交恐惧症,有些人不愿到人多的地方,尤其在人多的地方不敢说话,一说话就大汗或者脸就红了还有说话比较结巴,社交恐惧很常见。还有在特殊场合的恐惧,有些人到阳台也害怕,还有的人临床上去做核磁、幽闭症也害怕,所以恐惧的形式有很多。
改善方法
尝试做自己害怕的事情 恐惧对于人类来说仿佛是天生的弱点。 当你可以更注重实际的挑战上时, 你已经在很明显地改善这种情况, 比如每天做一件让自己曾经感觉到害怕而迟迟未做的事, 你会发现你就在克服自己的恐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