进入秋冬季,冷热交替,昼夜温差变化大,是呼吸道及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。为了加强同学们的传染病防范意识,小北老师为大家准备了防范秋冬季传染病的知识,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。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发病率高,潜伏期1—3天,主要症状为发热、头痛、乏力、食欲减退、全身肌肉酸痛,部分伴咳嗽、流涕、咽痛等,发热一般持续3—4天,部分病例可表现为肺炎或胃肠型流感。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,传染期约为1周。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。
诺如病毒感染是引起急性感染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。传播方式多:主要是粪-口传播,也可以通过空气中的气溶胶传播和呼吸道感染。该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,极少的病毒量便可引起发病,诺如病毒抗体无长期保护作用,人体可反复感染。感染者起病急,主要症状为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,病程一般为2~3天,预后良好。儿童以呕吐症状为主,成人中腹泻症状多见。
支原体肺炎,又称肺炎支原体肺炎(mycoplasmal pneumonia)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,主要表现为咳嗽、发热,易在人群密集的环境中发生,可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。
1.做好手卫生。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勤洗手。
2.保持作息规律,健康饮食、良好心态等健康生活方式。
3.做好居室日常卫生,每日定时开窗通风。
4.多喝水、多吃水果蔬菜等多含维生素的食物,锻炼身体,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,根据气温变化适时增减衣物。
5.尽量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,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,以减少可能与患病人群的接触机会,平时要佩戴口罩。
6.养成良好卫生习惯:咳嗽或打喷嚏时,用纸巾、毛巾等遮住口鼻,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,尽量避免触摸眼睛、鼻或口。
7.一旦出现发热、咳嗽等症状,及早告知班主任老师或家长并及时就医。
8.接种疫苗是远离传染病最经济、最有效的措施。请利用周末时间及时接种相关疫苗,并告知班主任。
预防传染病,由我做起
让我们坚守每一道防线
让病毒无从入侵